陳宜君
醫療進步加上集中式醫療,帶來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等病人安全及醫療品質議題。1950年代美國發生金黃葡萄球菌院內感染全國性疫情,開始重視醫院的感染管制;1970年代全美研究證實院內感染監視及回饋可以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台灣在前輩的呼籲及播種,歷經1984年某醫院發生新生兒沙門氏菌腸炎群聚感染事件,衛生署開始推行院內感染管制計劃,並培訓流行病學及傳染病防治人員。自此,在政府、學界與醫界合作,台灣的醫院感染管制迅速發展。
感染管制學會成立於1993年12月12日,那天我看著台灣大學醫學院101講堂會議現場爆滿的盛況,心中十分激動。我覺得感染科很有趣,但走上這科才發現好冷啊⋯因為當時仍然是感染科醫師的冰河時期。自從盤林西林贏得magic bullet美名,在抗生素黃金世代醫界普遍認為感染症不再是威脅人類健康及生命的重點,感染管制更乏人問津及重視,台大內科部感染科由謝維銓教授一人獨撐了30年。感染管制學會成立的那天我真的很興奮,新科主治醫師的我挺著大肚子去現場感受一下人山人海的溫度。學會誕生那天下午,我的孩子也準時報到。
回首來路,SARS是我們感染管制同行者無法忘卻的一段生命歷程,更是醫界心中永遠的痛。SARS讓我們認知到,應積極面對並先期準備,以因應新興傳染病此等黑天鵝事件,雖然極不可能發生,而實際上卻會發生,且發生後會帶來重大衝擊的人類健康威脅。醫界及民眾也意識到醫院的感染管制對職場安全及社會安定也扮演重要角色。SARS讓大家見識到疫病無疆界,感染管制也從預防及管制醫療照護所引發的問題,擴展到與社區防疫的緊密聯結、甚至全球健康一體的概念。感染管制不再只是感管工作人員的事,而是醫療機構工作人員人人有責,同時也需要全民攜手合作。自此台灣每年的因應準備,建構新冠全球疫情中台灣平穩堅強的防疫基礎。新冠疫情再度讓人們看到感染管制的重要,卻也因為政府有明確規定可遵循而看不出感管人員肩負的重任。規定及指引需要醫療機構中有受過專業訓練專任的感管人員轉換成醫療機構中可執行的措施,才能讓第一線人員順暢執行,這個轉譯的過程很繁複,政策規畫只是一張紙,得找對人才能做對事。
相較於引起全民關注的新興傳染病這類黑天鵝事件,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的問題以及抗藥性全球危機,人們的關注度明顯不足,2022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更以「一個將威脅我們全球重返醫療黑暗世代的沉默疫情」形容,再次呼籲全球正視此等灰犀牛議題,也就是既存的威脅,但卻因為種種因素而選擇毫無作為。在我還是菜鳥fellow訓練時期,正值血液科快速發展,謝維銓教授給了我很多機會,由我負責血液科照會,有幸見證了抗生素黃金世代的末期階段。看到白血病病人化療後白血球低下期間使用最後一線抗生素仍發生突破性感染,病人不到48小時內死亡,死後血液培養報告才出來,是第三頭孢子素抗藥性腸桿菌。
微生物複雜多變,我們要面對看不見的多種病菌的不同特性,臨床上如何評估風險、合理決策,是很困難也很有挑戰性的工作。20世紀後半抗微生物製劑研發上市支撐著現代醫療的重大發展。但抗生素黃金世代60年已過去,目前已進入藥物研發與供應已不敷需求的後抗生素世代,加上醫療機構感染管制的推動及落實各國普遍缺乏誘因,抗藥性全球危機持續惡化。台灣疾管署抗藥菌監測系統亦觀察到,新冠疫情期間多種抗藥菌比例持續增加,不僅醫學中心,地區醫院的增加趨勢也相當可觀,甚至長照機構等都需要特別注意。
還記得謝維銓教授交待我的第一份研究,就是整理台大醫院院內感染監視十年資料。還是紙本年代,我看著一座大鐵櫃一張張收案的個案卡,一時傻住了。努力整理一堆數字畫成圖表,上台報告,最後那篇文章是張上淳教授寫的,而多年後我才看懂那篇文章。這就是感染管制很難的地方,要有跨領域的知識、了解背景,才知道數字顯示的意義,也才能做出有價值的分析及有智慧的決策。
學會自1993年成立至今30年,一步步建構強化醫療機構感染管制業務,包括醫材及環境監測、異常狀況分析、群突發事件調查⋯⋯等。有些措施看似不起眼,例如推動手部衛生,對避免病菌散播、預防感染保護病人安全、保障醫療人員職場安全,是感染管制的基石。魔鬼常常躲在細節裡,感染管制常常需要主動發現機構內的問題,進行風險評估,以有限的資源進行系統優化。
30年來我們努力的成果不僅發表在國際傑出雜誌,得到國際得獎及肯定,更務實地透過預防感染,縮減病人住院天數、節省額外醫療支出、確保病人安全和醫療品質。隨著人口高齡化,社區醫療有越來越多的呼吸照護、血液透析、長期照護等機構,加上醫療複雜化,民眾健康及醫療經濟的新挑戰已經來臨。除了抗生素短缺,我們也面臨數十年感染管制業務加料、加值、卻不加價,以致感染管制人才短缺的困境。希望政府、醫界、社會能給予實際的鼓勵與支持,讓台灣的感染管制能持續扮演重要基石,以維護病人安全、醫療品質、職場安全及社會安定,及全民健康保險的永續經營。